谋划举办无人机竞速赛

5月23日,惠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惠州市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提出到后年,形成以低空应用创新为牵引、低空数字服务为动力、低空装备制造为支撑的低空经济产业体系,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低空经济产业高地;低空管理机制运转顺畅,“两网一平台”基础设施基本完备,打造面向未来、立体协同、便捷智能的“天空智城”。

重点任务

◎组建低空经济产业联盟

1.大力发展低空制造业。组建低空经济产业联盟。

2.着力发展低空生产性服务业。培育低空经济服务与配套产业,以低空物流、交通、旅游和公共服务等场景应用创新,带动低空设备租售、金融保险、飞行服务、维修保养、职业培训等服务业发展。

3.提升低空产业技术研发能力。建设惠州低空经济综合研究院。

4.打造低空经济产业园。

◎到后年建成逾200个垂直起降设施

5.加快建设地面起降设施网。到后年建成200个以上垂直起降设施,其中大型综合起降场1-2个、中型载人级起降平台不少于20个、物流级起降点不少于80个、感知级起降点不少于100个。

6.加快建设低空智联网。加快推动5G及5G-A(通感一体)、北斗、卫星互联网、ADS-B(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雷达等技术融合,完善低空通信、导航、监视、识别、气象、反制等配套设施网络,初步建成覆盖全市的低空智联网。

7.建设低空管理服务平台。结合“惠云眼”全方位社会感知体系,建设低空管理服务平台,建立完善飞行监视、飞行申请与审核、飞行告警、气象情报、空域风险评估、辅助飞行设计等功能,提升低空运行效率。

◎组建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基金

8.抢抓空域改革机遇。

9.创新低空经济金融服务。组建惠州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基金,引导更多国有资本和社会资本投向低空经济重点领域。

10.强化低空经济人才支撑。推动低空经济人才纳入市重点产业人才目录,引进一批低空经济科技创新团队和高端紧缺人才。

◎探索开发低空游览、比赛等活动

11.构建低空数据产业新业态。汇聚整合三维地理信息、城市信息模型(CIM)、低空飞行空域等数据,构建全市一体化数字低空底座,谋划举办无人机竞速赛为低空管理服务体系提供数字化基础支撑。

12.丰富公共服务领域应用。拓展无人机在“百千万工程”、重点项目建设、环境保护、巡检巡查、应急救援、医疗救援、城市管理等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

13.拓展文体旅游场景应用。支持低空运营企业依托南昆山、东江和西枝江流域、双月湾等市内重点旅游景点,探索开发低空游览、培训、航拍、比赛等运营活动。谋划举办粤港澳大湾区无人机竞速大赛,打造无人机赛事城市品牌。

14.构建低空物流体系。

15.发展城市空中交通。结合“丰”字交通主框架,以沿江、中部、东西为轴线,探索建设连接大湾区核心城市空中走廊,精细划设一批航路航线,鼓励通航服务企业利用eVTOL、直升机等低空飞行器,探索拓展空中通勤、商务出行、空中摆渡、联程接驳、跨境飞行等空中新业态。

◎建设低空经济发展示范区

16.落实全空间无人体系试点任务。参与国家无人体系城市联盟,深化“惠云眼”城市治理应用示范,拓展无人车、无人船等应用场景。

17.建设低空经济发展示范区。支持大亚湾开发区建设低空经济综合创新示范基地,培育形成“测试 应用 服务”产业链。支持仲恺高新区建设低空经济制造基地和数据服务基地,以整机制造和数据服务为引领,培育形成完善“低空 数据”产业链。支持惠城、博罗、龙门等县、区加快场景应用引导,探索提供运输、检测、试飞、培训等低空经济产业配套服务。

18.打造数据要素低空经济示范区。鼓励在新能源、电子信息、石油化工等行业中探索不同行业数据与低空数据的融合。

名词解释

低空经济

是指以民用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在低空空域内的各类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经济形态。

两网一平台

地面起降设施网、低空智联网、管理服务平台。

采写:南都记者杨振华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联系QQ:2760375052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