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成普及最大拦路虎,如何破?

值不值另外一说,但必须要说,这一代AIPC是真的不便宜。

不同于非AIPC在4000元以下还能找到机械革命无界14X这样产品力相当不错的PC产品,新一代AIPC好像直接就放弃了入门级市场,起步就是5999元的宏碁非凡GoProAI——搭载高通骁龙XElite。

原本小雷还以为只是搭载骁龙XElite的笔记本电脑比较贵,但随着首批搭载AMD锐龙AI300系列处理器的笔记本电脑开始上市,我们又发现,AMD阵营的新一代AIPC也不便宜。

所有公开价格的机型中,目前最便宜的是华硕无畏Pro162024,但起售价也要7999元。

此外,不管是宏碁非凡GoProAI、华硕无畏Pro162024,还是其他机型,在模具基本一样或者变化不大的情况下,仅是换上新一代的AIPC芯片,就有1000元甚至更多的溢价。

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消费者选购新一代AIPC的门槛,甚至是劝退。

至少高通已经意识到了新一代AIPC在「价格」上的问题。7月31日,在最新公布的财报中,高通CEO安蒙表示:

展望2025年,除了新的设计成果外,我们的X系列产品路线图还将扩展到零售价低至700美元(约合人民币5067元)的PC,同时不会影响NPU性能。

图/高通

需要指出的是,高通在今年4月就发布了一款骁龙XPlus,相比骁龙XElite主要是砍了一些核心和频率,其他配置基本保持一致,包括集成同款拥有45TOPS算力的NPU。

而除了售价8688元起的SurfacePro低配版,以及售价8388元起的SurfaceLaptop低配版,目前还没有其他骁龙XPlus机型开售。或许,高通已经在计划明年对骁龙XPlus机型的推广工作了。

另外,知名分析师郭明錤6月曾发布报告指出,高通计划于2025年第四季度推出一款更低成本的PC处理器。

但无论如何,价格确实是AIPC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这一代AIPC,有「点」不一样

按照微软今年发布的AI PC标准(之前叫Copilot PC),只有NPU算力达到40TOPS以上且配备16GB以上内存,才能称得上「Windows11AI PC」,或者说「真AIPC」。

众所周知,在此之前虽然也有厂商发布了一系列的AIPC,但实际上与其他PC在使用体验上拉不开差距。具体到芯片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过于孱弱的NPU性能,另一方面是AI混合架构(CPU GPU NPU)存在明显的耗电问题,严重脱离了笔记本电脑的实际使用场景。

图/英特尔

所以,真正的AIPC需要足够低功耗、高性能的NPU来运行AI,正如英特尔客户端计算事业部副总裁ToddLewellen说的:

去年(与微软)进行了很多讨论,我们问「为什么我们不能在GPU上运行它?」他们说是希望确保GPU和CPU被释放出来完成其他工作。而且我们希望确保出色的电池寿命体验,如果在GPU上运行Copilot和其中一些工作负载,你会看到对电池续航的巨大影响。

而除了高通早在去年10月就发布了NPU算力达45TOPS的骁龙XElite,今年台北电脑展期间,AMD、英特尔都发布和预告了满足AI PC标准的新一代PC处理器(面向笔记本电脑),带来了:

AMD锐龙AI300系列和英特尔LunarLake处理器。

其中,锐龙AI300系列配备了号称「移动端最强NPU」的XDNAAINPU,最早发布的锐龙AI9HX370和锐龙AI9365,NPU算力可达50TOPS。此外,还有一款最新推出的锐龙AI9HX375,将NPU算力进一步提升至55TOPS。

图/AMD

英特尔LunarLake目前还没有明确的上市时间表,但也集成了一块算力可达48TOPS的NPU。

但正如《魔兽世界》里的那句话:那么古尔丹,代价是什么呢?

AIPC贵了,但贵在哪里?

首先可以确定的是,相比今年上半年搭载酷睿Ultra(7155H等)、锐龙AI(9HX170等)的笔记本电脑,下半年搭载骁龙X系列、锐龙AI300系列的笔记本电脑,价格成普及最大拦路虎,如何破?明显更贵了。

比如去年搭载i5-13500H的宏碁非凡GoPro,起售价是4199元(16GB 1TB),今年换上高通骁龙XElite,宏碁非凡GoProAI的起售价直接来到了5999元(16GB 1TB)。

又比如华硕无畏Pro15,同样是32GB 1TB的存储配置,骁龙XElite版本的售价甚至可以比酷睿Ultra7版本贵上1800元,提高到了8199元。

图/雷科技

AMD阵营其实也是。

上周举办的ChinaJoy上,华硕一口气在京东上架了7款全新的笔记本电脑。其中,无畏Pro162024搭载锐龙AI9365,集成Radeon880MGPU,接近40WRTX3050独显的水平,起售价就高达7999元。

ROG幻16Air锐龙AI版(9HX370,RTX4060,32GB 1TB)的价格,更是比酷睿Ultra版(9185H,RTX4060,32GB 1TB)更贵了1000元,高达14999元。

这下「锐龙」比「酷睿」还高贵了,而且锐龙这边还不是最顶级的9HX375版本。

有目共睹的是,这一轮AIPC的涨价绝不仅限于以上提到的几款机型,除了微软SurfacePro和SurfaceLaptop,事实上大部分机型在搭载骁龙XElite、AMD锐龙AI300系列后的价格,都有了显著的提升。

对于消费者,这不是一个容易接受的变化,同时还有一个问题:这一代AIPC,到底贵在了哪里?

从硬件层面,NPU肯定是变化最大的部分。

要知道,英特尔MeteorLake(酷睿Ultra),在CPU GPU NPU共同参与运算下的AI算力可达34TOPS,但仅算NPU就只有10TOPS;AMDHawkPoint(锐龙AI9HX170这代)稍好,但NPU算力也仅有16TOPS。

而仅仅一代的时间,高通、英特尔、AMD就都将NPU的算力推高到了40TOPS以上。如此大的变化,基本意味着全新的NPU设计,也意味着制造过程中增加的复杂性和成本。

与此同时,软件生态的成本也不容忽视。6月,小雷受邀参加了高通联合微软举办的Windows11AIPC骁龙产品鉴赏会,会上除了OEM厂商,还能见到大量的软件厂商,都在展示如何利用骁龙XElite的NPU,将AI引入在软件体验之中。

也不仅是高通,英特尔、AMD也都在推进更多的合作伙伴适配新的NPU,让高性能的NPU有更多用武之地。但需要指出的是,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反而是需要长时间的探索和积累。

所以关键在于,消费者愿意现在就为这些变化买单吗?又能接受多少的溢价?实际上这些都是考验芯片厂商和OEM厂商的问题。

加上AI,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华盛顿州立大学研究人员领导的一项研究表明,公司在描述使用该技术的产品时使用「AI」一词,可能会无意中劝退消费者,从而影响销售。

根据介绍,研究人员对美国1000多名成年人进行了实验调查,以评估人工智能披露与消费者行为之间的关系。「当提到AI时,它往往会降低情感信任,进而降低购买意愿,」主要作者MesutCicek说,「我们发现情感信任在消费者如何看待人工智能产品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于AI的宣传,图/联想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提出了不同产品和服务类别的问题和描述。例如,在一项实验中,向参与者展示了对智能电视的相同描述,唯一的区别是一组包含「AI」一词,而另一组则省略了「AI」。结果是,看到产品描述中包含AI的群体表示,他们购买电视的可能性较小。

「我们测试了八种不同产品和服务类别的效果,结果都是一样的,」MesutCicek说。

某种程度上,这也不难理解。

一方面是AI技术的实际应用中还存在缺陷,比如AI客服始终无法应对复杂的情况,AI的「幻觉」也很容易误导用户。另一方面,当下AI往往也是「溢价」的代名词,甚至是用AI「包装」一个过时且不合时宜的产品概念,比如RabbitR1、AIPin,或是最近发布的「Friend」AI吊坠。

研究也指出,对于「高风险」产品和服务,人们对人工智能披露的负面反应更为强烈,这些产品和服务通常让人们对购买感到更加不确定或焦虑,例如昂贵的电子产品、医疗设备或金融服务。在这类产品和服务中,提及AI反而会让消费者更加谨慎,从而降低购买的可能性。

写在最后

总而言之,厂商应该意识到AI当然不是万能,甚至强调AI并不总是有益。除了在产品介绍中展示AI相关内容时应该仔细考虑如何增加消费者的情感信任,对有些产品和部分功能上应该避免宣传AI。

一言以蔽之,还是要从消费者角度考虑AI的实际应用以及宣发,而不是随波逐流。

2024上半年,科技圈风起云涌。

大模型加速落地,AI手机、AIPC、AI家电、AI搜索、AI电商……AI应用层出不穷;

VisionPro开售并登陆中国市场,再掀XR空间计算浪潮;

HarmonyOSNEXT正式发布,移动OS生态生变;

汽车全面进入“下半场”,智能化成头等大事;

电商竞争日益剧烈,卷低价更卷服务;

出海浪潮风起云涌,中国品牌迈上全球化征程;

……

7月流火,雷科技·年中回顾专题上线,总结科技产业2024上半年值得记录的品牌、技术和产品,记录过去、展望未来,敬请关注。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联系QQ:2760375052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