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发敦促长文,小时后快批复飞
被迫停飞猎鹰长达两周的SpaceX,今天公布7.11发射失败调查结果,公开敦促FAA批准复飞,并宣布箭在弦上,瞄准7月27日恢复发射。戏剧性一幕出现,发文1小时后FAA快速批准复飞。
美东时间7月25日晚6时许,即北京时间7月26日早6时许,SpaceX在官网发布长文,公布7月14日向FAA提交7.11猎鹰9号二级失败调查报告的精华内容。中译版长文如下▼,三体引力波逐段解读。
「2024年7月25日
猎鹰9号火箭恢复发射
SpaceX向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提交了有关2024年7月11日猎鹰9号发射异常的事故报告。SpaceX调查团队在FAA监督下,确定了事故最可能的原因,并已采取相关纠正措施,以确保未来发射任务成功。
发射后数据评审确认,猎鹰9号一级助推器在上升、分离以及成功着陆无人回收平台过程中表现正常。在猎鹰9号二级发动机第一次点火过程中,发生了液氧泄漏,泄漏发生在二级发动机周围绝缘层内部。泄漏原因是压力传感器连接线上的一条传感线出现了裂缝。这条线由于发动机振动造成的高载荷以及固定夹松动而疲劳开裂。尽管出现泄漏,但二级发动机仍继续完成了首次点火,进入了预定的椭圆停泊轨道。
原计划进行二次点火以使其圆化轨道,为部署卫星做准备。但上面级因液氧泄漏导致发动机部件过度冷却,尤其是与点火液供给有关的部件。结果发动机出现硬启动,而非受控点火,这损坏了发动机硬件,导致上面级失去姿态控制。不过,上面级仍照常工作,成功部署了星链卫星并最终完成了能量释放。
部署后,星链团队与10颗卫星建立通信联系,发送了提升轨道高度的初始点火指令。遗憾的是,这些卫星处于极高阻力环境中,近地点仅135公里。因此,本次发射的20颗星链卫星全部重新进入大气层。按照设计,星链卫星在再入时会完全烧蚀销毁,不会对公共安全构成威胁。目前尚无报告有任何残骸掉落。
SpaceX工程团队已经对所有SpaceX火箭和地面系统进行了全面彻底的检查,确保我们在恢复发射时做好万全准备。对于近期的猎鹰发射,将移除二级发动机上故障的传感线和传感器。该传感器不是飞行安全系统必须的,可以由发动机上现有的备用传感器代替。这个设计变更已在SpaceX位于德克萨斯州麦格雷戈火箭开发中心进行了测试,且在SpaceX事故调查团队参与下,受到FAA加强监督和鉴定分析。针对现役火箭上的所有传感线和固定夹具进行了额外的清理、检查和审核,并且预防性更换了关键位置的相关部件。
安全、可靠是SpaceX运营的核心。如果没有这一点,我们就不可能实现当前的发射节奏。正是这种高频发射,让我们获得前所未有的飞行数据,使我们能够安全可靠地迅速恢复发射。我们的任务至关重要——安全地将宇航员、客户载荷以及数以千计的星链卫星送入轨道——这需要猎鹰系列火箭成为世界上最可靠的火箭之一。我们感谢FAA和客户的持续工作与一贯支持。」
针对以上文字,【三体引力波】作如下解读:
○「2024年7月25日」
——这是公开发布日期,具体发布时间是在美东时间7月25日晚6时许,北京时间7月26日早6时许。这也是美东时间7月11日猎鹰9号二级发射失败事件整整两周之后。也就是说,SpaceX已经足足停飞了长达14天。很显然,对于追求高效运营、高频发射的SpaceX来说,简直忍到极限。所以才会向公众发布这篇,表面是「调查报告」,实则是「敦促文章」。甚至直截了当宣布箭在弦上,已经瞄准7月27日恢复发射。具体发射窗口:美东时间7月27日00:21(北京时间27日12:21),位于美国黄金发射位肯尼迪航天中心39A计划复飞——发射今年第71发猎鹰火箭,采用B1069.17复用火箭执行StarlinkGroup10-9星链任务,一箭23星,也是今年第50次发射星链。
○「猎鹰9号火箭恢复发射」
——这句话原文「FALCON9RETURNSTOFLIGHT」使用的是现在完成时(PresentPerfectTense)。也就意味着,SpaceX是在向所有人(包括FAA)明确传达一个消息:我们现在已处于重新恢复发射状态。潜台词就是:万事俱备,只欠批准。类似场景曾多次在星舰试射期上演过。
○「SpaceX向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提交了有关2024年7月11日猎鹰9号发射异常的事故报告。SpaceX调查团队在FAA监督下,确定了事故最可能的原因,并已采取相关纠正措施,以确保未来发射任务成功。」
——这段话就是SpaceX之所以敢如此硬气挑明「猎鹰9号火箭已处在恢复发射状态」的简洁理由,甚至是直接「将FAA军」的有力理由。

○「发射后数据评审确认,猎鹰9号一级助推器在上升、分离以及成功着陆无人回收平台过程中表现正常。在猎鹰9号二级发动机第一次点火过程中,发生了液氧泄漏,泄漏发生在二级发动机周围绝缘层内部。泄漏原因是压力传感器连接线上的一条传感线出现了裂缝。这条线由于发动机振动造成的高载荷以及固定夹松动而疲劳开裂。尽管出现泄漏,但二级发动机仍继续完成了首次点火,进入了预定的椭圆停泊轨道。」
——这段具体指明事故原因:由于氧气系统压力传感器连接线上一条传感线出现裂缝。为何会出现裂缝?这条线由于疲劳损坏而开裂的,具体原因来自发动机振动造成的高载荷,以及固定该管线的夹具松动的双重因素所致。「夹具松动」,急发敦促长文,小时后快批复飞听起来像是装配错误,夹子没有正确拧紧?人为因素?需要内部整改。这就是一查到底的原则,最终查到了细微末节,直到查无可查的程度。
○「原计划进行二次点火以使其圆化轨道,为部署卫星做准备。但上面级因液氧泄漏导致发动机部件过度冷却,尤其是与点火剂供给有关的部件。结果发动机出现硬启动,而非受控点火,这损坏了发动机硬件,导致上面级失去姿态控制。不过,上面级仍照常工作,成功部署了星链卫星并最终完成了能量释放。」
——这段指明「氧气泄漏」与「二级未能正常二次点火」的因果关系。氧气泄漏——发动机部件过度冷却——TEA-TEB(三乙基铝-三乙基硼烷)作为点火剂过度冷却——SpaceX通常要求猎鹰火箭梅林发动机系统的温度至少维持在50摄氏度以上。低于这个温度,三乙基铝-三乙基硼烷很难发挥点火作用——导致真空发动机无法实现第二次正常点火——出现硬启动,即非受控点火——损坏发动机硬件——上面级失去姿态控制。
该报告没有提及马斯克所说的RUD(快速计划外解体),即发动机爆炸。很可能在事后调查分析发现,只是损坏真空发动机部分硬件,最多算是局部RUD。否则就不会完成后续:上面级仍照常工作,成功部署了星链卫星,并最终完成了能量释放(原文stagepassivation级段被动化的过程)。其实指的是排空残余推进剂能量,这是猎鹰二级火箭每次任务结束时的标准做法,为安全再入做准备。
○「部署后,星链团队与10颗卫星建立通信联系,发送了提升轨道高度的初始点火指令。遗憾的是,这些卫星处于极高阻力环境中,近地点仅135公里。因此,本次发射的20颗星链卫星全部重新进入大气层。按照设计,星链卫星在再入时会完全烧蚀销毁,不会对公共安全构成威胁。目前尚无报告有任何残骸掉落。」
——这段说明无法既定部署20颗卫星的原因。重点强调所有卫星安全再入烧毁,未对公共安全造成任务威胁——这正是FAA作为监管部门最为看重之处。
○「SpaceX工程团队已经对所有SpaceX火箭和地面系统进行了全面彻底的检查,确保我们在恢复发射时做好万全准备。对于近期的猎鹰发射,将移除二级发动机上故障的传感线和传感器。该传感器不是飞行安全系统必须的,可以由发动机上现有的备用传感器代替。这个设计变更已在SpaceX位于德克萨斯州麦格雷戈火箭开发中心进行了测试,且在SpaceX事故调查团队参与下,受到FAA加强监督和鉴定分析。针对现役火箭上的所有传感线和固定夹具进行了额外的清理、检查和审核,并且预防性更换了关键位置的相关部件。」
——清清楚楚指明了一连串整改措施:移除二级发动机潜在故障的传感线和传感器,且现有传感器可以代替;在FAA强化监督和鉴定分析下,位于德州麦格雷戈火箭开发测试中心进行整改、实测、审查。这段话清晰描述了SpaceX在这次事故后的响应措施。他们对整个现役火箭发动机进行了全面彻底的检查和改进,从根源上预防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这种对已知问题的积极应对,有利于提高猎鹰火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从而让猎鹰系列火箭成为世界上最可靠的火箭之一。
○「安全、可靠是SpaceX运营的核心。如果没有这一点,我们就不可能实现当前的发射节奏。正是这种高频发射,让我们获得前所未有的飞行数据,使我们能够安全可靠地迅速恢复发射。我们的任务至关重要——安全地将宇航员、客户载荷乙基数以千计的星链卫星送入轨道——这需要猎鹰系列火箭成为世界上最可靠的火箭之一。我们感谢FAA和客户的持续工作与一贯支持。」
——最后一段紧扣发文意图,敦促监管部门尽快批准复飞。在充分保障安全、可靠发射的前提下,一系列载人、商发、关键任务都需要高频发射来实现。万事俱备,只欠批准。
这篇敦促文发布约1小时后,果然奏效,促使FAA迅速下文▼,解除停飞,最早我们可在本周六见到猎鹰复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