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如何实现乙肝临床治愈?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的2022版全球癌症统计报告,中国新诊断癌症482万例,占全球病例24.1%;中国癌症死亡病例257万例,占全球病例26.5%。
具体到中国的数据,我国发病率前5位分别是肺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肝癌、乳腺癌,5种癌症的新发数量占全部癌症的57.5%;死亡率方面,我国前5种癌症分别是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和食管癌,5种合计死亡数量占全部癌症的67.5%。
2024年3月,经国家卫生健康委批准,国家癌症中心基于肿瘤登记及随访监测最新数据,在《中华肿瘤杂志》发布了2022年中国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情况,肝癌仍位于我国癌症发生及死亡前列,2022年全国原发性肝癌发病人数36.77万,位列各种癌症新发人数第四位;2022年因原发性肝癌死亡人数31.65万,死亡人数和死亡率均位列第2位。
原发性肝癌主要包括肝细胞癌、肝内胆管癌和混合型肝细胞癌-胆管癌3种,其中肝细胞癌占75%-85%。
在我国肝癌高危人群主要包括:具有乙型肝炎病毒和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过度饮酒、肝脂肪变性或代谢功能障碍相关性肝病、饮食中黄曲霉素B1的暴露、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硬化及有肝癌家族史等人群,尤其年龄>40岁男性,目前抗HBV和抗HCV治疗可显著降低肝癌的发生风险。
据统计,2019年全球有3.6亿慢性乙型肝炎感染者,82万人死于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所致肝硬化、肝细胞癌或肝衰竭等相关疾病,在未经干预情况下死亡人数在2035年将达到114万人。
01
攻克乙肝临床治愈将大大
减少肝细胞癌的发生
参考:Long-termfollow-upofcumulativeincidenceofhepatocellularcarcinomainhepatitisBviruspatientswithoutantiviraltherapy
02
什么是乙肝的临床治愈?
乙肝的临床治愈又称功能性治愈,是指停止治疗后乙肝表面抗原(HBsAg)持续阴性、HBV-DNA检测不到、肝功能正常、肝脏组织病变改善。
但临床治愈不代表完全治愈,当人体免疫功能显著下降时,这些病毒可能会再次活跃,所以即使临床治愈的乙肝患者,仍旧需要定期监测。
03
乙肝治疗可选择药物
首选恩替卡韦、富马酸替诺福韦、富马酸丙酚替诺福或艾米替诺福治疗。大多数患者需要长期用药,最好至HBsAg消失再停。
大部分患者需要长期抗病毒治疗,停药后病毒学复发率高。对乙肝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HBV-DNA检测不到、乙肝e抗原阳性血清学转换后,HBsAg<100IU/mL可以降低停药后复发风险。对乙肝e抗原阳性阴性慢性乙型肝炎,一般需要更长期治疗,HBV-DNA检测不到,HBsAg消失和(或)出现抗HBs,并且经过巩固治疗至少6个月后才可考虑停药。
我国已批准peg-IFN-α和α干扰素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治疗,对核苷酸类似物经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符合条件的优势人群,联合Peg-IFN-α可使部分患者获得临床治愈。
04
哪些人可以达到临床治愈
“优势人群”可以达到临床治愈,该如何实现乙肝临床治愈?即口服抗乙肝病毒药物治疗的乙肝患者,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乙肝表面抗原≤1500IU/mL。
2、乙肝e抗原阴性。
3、HBV-DNA<100IU/ml或者低于医院检测下限。
注意!!不是优势人群可以通过口服抗病毒药物治疗,达到优势人群条件后联合长效干扰素治疗,从而实现临床治愈。
05
长效干扰素治疗周期
长效干扰素需要每周皮下注射用药1次,用药48-96周,具体疗程需要根据疗效以及副作用情况而定,使用干扰素期间,至少每3个月到门诊随访。
干扰素常见的副作用:
•发热、全身乏力等流感样症状:多为一过性,如体温不超过39℃,一般不需特别处理。
•轻微外周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减少:一般2周内出现,4周趋于稳定。
•轻微甲功异常且无症状:一般无需处理,用药期间监测甲状腺功能
•脱发、皮肤瘙痒、视力下降:为一过性,停药后会逐渐恢复。
以上不良反应是可逆的,不会留下永久问题。需要门诊定期随访,及时根据副作用及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
作者丨陈李娜
监制:郭竞舟
主编:王莹
编辑:程美龄
给我一条线索
还你万般精彩
传播健康好资讯,畅想人生正能量!
投稿邮箱:86900039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