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伴发烧怎么办,吃中药行吗
肺癌化疗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手段,旨在通过药物杀灭或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但同时也会带来一系列的副作用,其中骨髓抑制和发烧是较为常见的症状。那么,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伴发烧怎么办?吃中药行吗?
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的应对策略:
化疗药物对骨髓造血功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常表现为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的减少。当白细胞减少时,患者的免疫力会下降,容易发生感染;红细胞减少则会引起贫血,影响患者的体力;血小板减少则可能导致出血倾向。
针对骨髓抑制,首先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常规指标,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化疗药物的剂量和疗程。对于白细胞减少的患者,可以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升白药物,促进白细胞的恢复。同时,可以通过饮食调理,增加富含铁、叶酸、维生素B12等造血原料的食物摄入,如瘦肉、动物肝脏、绿叶蔬菜等。
肺癌化疗后发烧的应对策略:
肺癌化疗后发烧的原因有多种,可能是由于感染、药物热、肿瘤热等引起的。针对发烧症状,首先要明确病因,然后根据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对于由感染引起的发烧,应积极进行抗感染治疗,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同时,要加强患者的营养支持,增强患者的抵抗力。对于药物热和肿瘤热,可以给予适当的退热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等。
随着中医在治疗肺癌方面的显著疗效,引起了患者及医疗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中医可以通过调整患者的整体状况,改善骨髓抑制和发烧等症状。例如,一些具有补气养血、清热解毒、滋阴润燥等功效的中药方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减轻化疗的副作用。
另外,中医可扶正祛邪。肺癌患者本质上仍然属于本虚标实,因此在治疗上要扶正培本,抗癌祛邪,具体方法包括补气、养血、补肾填精、健脾益胃等。尤其是中晚期肺癌患者或不能手术和大剂量放、化疗的,这类病人常会出现正气亏虚、气滞血淤、湿聚、寒积、痰结及等一系列病理变化,体质较差,中医药治疗却是最佳的治疗方案,采通过用扶正、补气、养血、温阳、散寒、排毒、软坚、活血、祛瘀、疏肝、解郁等中医治疗可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
中医在抗肿瘤方面的理念、方法以及与现代医学的交融,为广大患者和医疗工作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和参考。在袁希福院长四十余年对癌症的治疗和研究中,通过科班、师承、家传学习,依据传统中医学理论,并结合多年临床实践经验总结出“三联平衡”学术理论。他提出应注重癌症患者正气亏虚状态的调节,并结合手术、放化疗等不同治疗阶段的实际病情,灵活施以理气活瘀,化痰散结,攻毒排毒等治法,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可帮助患者改善体质,减轻化疗副作用,控制癌细胞的进一步转移和扩散,以达到身体内部自然状态下的阴阳平衡,维持癌症病情的长久稳定。
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治疗肺癌真实案例分享:

赵某,肺癌,2014年5月26日初诊。
2013年9月开始患者频繁咳嗽、咯血,拖延半年后到医院检查才确诊“右肺上、下浸润性腺癌”。由于右肺多发结节考虑转移,医生认为手术已经不能做了,建议化疗。然而化疗遭到病人及家属的反对,“我们那也有患这个病的,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伴发烧怎么办,吃中药行吗化疗以后很快人就不行了,我们不愿意化。”于是为了进一步治疗,2014年5月26日患者复发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寻求中医治疗。5月底问诊,8月底后背还是隐隐作痛,好不容易疼痛缓解后,10月份又出现了黄染:身黄、小便黄、手脚也黄。于是又调方,到11月份后,黄染减轻;到12月份,复查肺部CT显示:多发钙化灶。药效在一步步试错中,慢慢显示出了效果。患者主要不适症状改善,饮食正常。2021年3月31日复查显示整体情况较好:1.双肺多发结节较前相仿(与2018-5-15,;2019-3-29对比);2.肝S7段1.2x1.4cm,较前缩小;3.右侧肾上腺结节较前增大,转移待排。2022年2月尚有胀气、后背痛症状,但整体状态平稳。2023年4月回访情况稳定,无不适。
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伴发烧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应对策略。相对于西医治疗手段而言,中医安全性较高。中药中的成分多为天然植物提取物,副作用较小,且不易产生耐药性。同时,患者也应保持良好的心态和饮食习惯,积极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