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前沿研究发现磷脂代谢调控癌细胞转移新机制,为乳腺癌转移防治提供新思路

近日,重医附一院医学检验科唐曦博士团队、重庆医科大学检验医学院柳满然教授团队研究发现,膜磷脂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转移中起到重要作用,这一发现为乳腺癌转移的防治提供了潜在的代谢靶点。

该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CancerResearch(《癌症研究》)(IF=12.5)上,论文题目为ACSL4-MediatedMembranePhospholipidRemodelingInducesIntegrinb1ActivationtoFacilitateTriple-NegativeBreastCancerMetastasis(《ACSL4介导的膜磷脂重塑诱导整合素β1激活以促进三阴性乳腺癌转移》)。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来源:重医附一院图书馆)

论文链接:https://aacrjournals.org/cancerres/article/84/11/1856/745518/ACSL4-Mediated-Membrane-Phospholipid-Remodeling

研究团队通过TNBC小鼠模型发现,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中富含不饱和磷脂,尤其磷脂酰胆碱(PC)和磷脂乙醇胺(PE)中sn-2位的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显著增多。

生物信息学分析和临床样本验证显示,长链多不饱和酰基辅酶A合成酶(ACSL4)在TNBC细胞中特异性增高,与TNBC患者生存率呈负相关,与肿瘤转移呈正相关。ACSL4促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合成磷脂,导致细胞膜磷脂不饱和度增加、膜流动性增强。不饱和膜磷脂增加细胞膜蛋白CD47、ITGB1在细胞膜脂筏结构中的定位和相互作用,以CD47依赖的方式活化ITGB1/p-FAK信号通路,促进癌细胞侵袭、锚定非依赖性存活,最终导致癌细胞转移。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发病率和肿瘤相关死亡率均居前列的恶性肿瘤。三阴性乳腺癌是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阴性的乳腺癌亚型,约占全部乳腺癌的15-20%,具有侵袭性强、易转移等特点。由于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不能获益于内分泌治疗和Her-2靶向治疗,化疗仍然是主要治疗手段,但疗效并不理想,科技前沿研究发现磷脂代谢调控癌细胞转移新机制,为乳腺癌转移防治提供新思路复发转移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研究团队深入挖掘三阴性乳腺癌的转移机制,有助于寻找潜在的转移抑制靶点,提出ACSL4抑制剂与化疗药物联用可有效增强癌细胞化疗敏感性,对开发抑制或减缓三阴性乳腺癌转移的靶向治疗手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撰稿|唐曦

编辑|李丹戴安娜

排版|於芳

校对|姜佳妮

审核|李俊龙曹炬邓兴宇李丹

‍‍

重医附一院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表彰大会暨党纪学习教育专题党课

【人才招聘】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公开招聘临床科室主任、副主任

【科普万花筒】得了癫痫还能怀孕吗?一文了解女性癫痫患者的妊娠期管理攻略

【科技前沿】王德林团队研究发现:腹膜瓣固定术能有效减少前列腺癌术后症状性淋巴囊肿的发生率

如果喜欢我们的内容

请点击“在看”或分享到朋友圈哟!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联系QQ:2760375052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